本帖最后由 PaulHermeos 于 2015-2-22 19:24 编辑
当做实验文吧,可以随心所欲地当日记来写。
为了把身边乱七八糟的事,编成我觉得可能的另一种样子。总结了认识的十几个人,凝缩成八九个。
写的时候是用白话想的,可能习惯粤语的人看会顺一些。
基本没有架空的内容,都是打乱了重组的。
自己主要是美国和中山的内容,香港和广州都是那十几个人的事了。不过真的在西塔呆过一段日子,各种工作都接触过。
这其实是理科主题的,但理科只是我的专攻,只擅长经济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开篇
毕业之后两个月我找到工作,没有等到大学开学。其实是在广州的一个半公益组织做宣传企划,高中时早就做了几年,所以很熟悉。
这样拖着不上大学是听了Karl之后做的决定,他毕业之后可以去中大,后来又变了主意要去港大,好像说比起新界更喜欢香港。如果是那样的话,同Karl有机会常见面。但是他那样喜欢玩的人一定会选金融,所以可能又会远离我们几个了。
我叫Paul,许兆文。在广州西塔一个公司工作。二月七号满17岁,隔壁几件办公室基本上都是20岁左右的同龄人,负责珠三角和全国的高中生项目。毕业之前我在学校里办了珠三角最后一间财经社团,因为擅长吹水所以很lucky可以直接做宣传企划。
前面的Karl,钟子轩。澳门的朋友,社团项目在香港认识。我在劝他进一步申请,也和我一起拖一年再上大学。他问我可以做什么,我说公关。他很中意这种联系的工作,本来要答应,又听我说大部分对象是珠三角的学校社团,怎样都不想去。 只好问老板能不能和我一起做宣传组的外联,之后看情况转到对香港和外面的公关;老板一开始很蛋疼,说刚成年的学生应该不行。 为了唯一一个不是工作时认识的朋友能在这一年里陪我,拼命的想办法说服他,老板也是20多岁,最后同意了一个不是很重要的职位。
Karl和我在高中都是选的经济。我在中山可以学理科,他在澳门只能泡无聊的文科。闲的时候我们基本不会讨论经济和金融,甚至钱都不会提起,大部分时间会聊物理和生化,他数学好过我很多,所以我尽量聊生化。 Karl很闲,闲的几乎不像是有工作的人,事实证明女生喜欢这种人。我怀疑他在我面前的成就是不是,在我背后很努力的练习过很多次;因为,换成我那么对别人,不出一个月就没朋友了。不管怎么样,我们的关系因为两个人都不热情而很牢固。
当初的愿望是去美国而不是香港,我喜欢普林斯顿。无奈没有时间把论文写好,只有三分之一的奖学金。之前夸下海口和家里人断了经济关系,凭家里每年最高贷给我的三万刀,除非再去贷款否则在普林斯顿撑不过四年,就算撑得过之后也还不了家里的钱。 浪费高中写论文的时间用来做的事刚好适合港大的申请——两边的高考都很痛苦的过去了之后,因为项目合适港大的要求,被叫去面试。只要撑到了面试就不会有问题了,最后顺利地拿到了一年延期录取。
打算在这个地方做完两个大项目,做好的话应该有六七万的佣金。加上去年的三万,再加上一年的工资,可以抵两三万刀。在港大两年应该够把高中的项目提升一倍的含金量,两年之后就能在普林斯顿好好地过日子了。
今年赚的钱,如果有剩,——而且很可能有剩——我不是存钱的人。或许在闲暇把一二年级的课学完之外,还应该和Karl去浪一下。毕竟东莞没了,只剩澳门( ),可惜又差一岁,只能在广州和香港混迹。 Karl说我不是难教,而是不学。Karl说你不是很崇拜Feynman,好像他很会这个。我说如果我在加州理工教书,我也能去泡酒吧找马子,可惜我连普林斯顿都没去成。
后来陆续认识了五六个人,短短的一年多里很多事情都不同了,就像是男版的面包树,我只能当那个张小娴。
前言完 |